2023年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始销售(春运火车票)
2023年春运火车票已经开始销售了。春节前后2023年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售? 2023年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始销售?供参考,欢迎大家收藏分享!
2023年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始销售?
销售时间
2023年春节法定假期为202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,火车票提前15天预售。
抢票日期及乘车日期2023年1月7日除夕火车票(1月21日)2023年1月8日元旦火车票(1月22日)2023年1月9日大年初二火车票年(1月23日)大年初三火车票(1月24日)2023年1月11日大年初四火车票(1月25日)2023年1次火车票1月12日大年初五(1月26日)火车票和2023年1月13日大年初六(1月27日)火车票
春运火车票会涨价吗?价格?
不涨价。
火车票涨不涨价,是道路交通部门的综合评价。此外,火车票的价格将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。它的调整关系到我国人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即使会涨价,也会在媒体通知后执行。更何况,春运火车票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的大事,所以春运火车票一般来说不会涨价。
春运火车票销售规定有变化
车票有变化部分地区供不应求
据了解,2023年春运从2023年1月7日开始至2023年2月15日结束,共计40天。根据铁路客票预售15天期限,2023年春运首日火车票将于12月24日起开售,旅客可购买2023年1月7日(春节第一天)的火车票。节日出行)通过铁路12306 APP或网站。
记者注意到,以2023年1月6日(春运前一天)北京发车为例,截至12月23日14时,仍有列车开往石家庄、郑州等方向。多余的车票很多,但到哈尔滨的火车和其他火车的剩余车票供不应求。
具体来看,铁路12306网站显示,从北京到石家庄的138趟列车中,有71趟可以购买酶;北京至郑州92趟列车中有43趟可购票;北京至武汉方向的48趟列车中,有21趟列车可以购票;但从北京到哈尔滨方向一共19趟车次,显示只有4趟车次可以买票。
2023年1月6日北京至哈尔滨动车组剩余车票情况。图片来源:铁道12306网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至哈尔滨动车组的40趟车次销售至石家庄的列车因列车运行图调整停运,北京至郑州、哈尔滨、武汉的33、10、18次列车也因同样原因停运。
对于不少“农民工”来说,2023年春节假期为明年1月21日(大年三十)至27日(正月初六),共计7天。根据现行预售期规定,1月19日(腊月)火车票可于1月5日购买,火车票1月20日(腊月)1月6日可购,1月7日火车票可购 1月21日(除夕)购火车票,1月13日可购1月27日返程火车票(正月初六)。
另外,不同火车站网上售票的开始时间不同。以北京为例,北京西站早上8点开始售卖;北京站、北京朝阳站上午10点开售;北京北站12:00开始售卖;站、昌平北站、清河站均为16:00发车。
购买儿童票有新规定
根据交通运输部《铁路旅客运输条例》和《铁路客票实名制管理办法》,1月1日起, 2023年起,儿童票也实名制票,必须用孩子自己的证书购买。
新规还明确,儿童票不再按身高计算。 6周岁以上14周岁以下成人旅客随行儿童应购买儿童优惠票; 14岁以上者需购买全价票。每位持票成人乘客可免费携带一名6岁以下不占单独座位的儿童乘车。如超过一名儿童,超出部分需购买儿童优惠票。
同时,该站还将设立人工实名查验通道,为无法自动读取证件、需要使用无障碍通道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,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乘客。
在退票手续费方面,“中国中铁”微信公众号指出,因铁路责任和不可抗力,旅客退票可退还在一起,退款费用将被免除。
关于学生票,“中国中铁”微信公众号称,取消学生优惠票只能在寒暑假期间购买的限制,学生旅客可任意购买4次优惠票一个学年内的时间。
能回家过年吗?
“中国中铁”微信公众号称,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,游客的出行需求探亲旅游和企业复工复产、冬季电力、煤炭保供等货物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。
“我已经两三年没回家了,真希望今年过年能回家看看。”在北京工作的天宇告诉记者,“新十条”公布后,他也看到了这ar 能够回家过“团圆年”的希望。
天宇所说的“新十项措施”,是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7日发布的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项措施。其中提到,不再核查跨区流动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。
记者注意到,截至目前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哈尔滨等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,包括取消“落地检查”、不再检查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。
那么,在取消“落地检查”等措施后,如何做好返乡途中的安全防护呢?
国铁北京局提醒,进站、乘车必须定时佩戴口罩。在SA时间,在火车站候车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,至少相隔1个座位,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,减少在人员密集场所逗留和行走。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还表示,将加强对返乡人员的健康提示和医疗保障服务,加强“两节”期间返乡人员疫情防控宣传引导.
“在新的疫情形势下,相信疫情防控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未雨绸缪,因地制宜制定返乡政策。今年很可能是重逢之年。”相关准备工作仍需加强,个人防疫意识和措施不能放松。